
在這個「沒有電就會焦慮」的時代,行動電源早已成為台灣人外出必備的隨身工具。無論是通勤、上課、旅行、打電動或是拍照錄影,一顆行動電源幾乎就是現代人的「第二生命線」。但隨著使用普及,台灣近期也發生許多行動電源自燃、爆炸的新聞也越來越多。
許多民眾開始擔心:
「是不是行動電源都有風險?」
「那我該怎麼挑才安全?」
別擔心,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釐清:行動電源為什麼會出事?哪一種最安全?又有哪些型號或設計最好避免?
你手上的行動電源安全嗎 ?
一、行動電源為什麼會自燃?
行動電源的「心臟」是鋰電池。這類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也就是在小小體積裡儲存大量電力。但鋰電池對溫度、壓力和電流都相當敏感,一旦出現瑕疵或設計不良,就可能發生「熱失控」,也就是電池內部溫度急遽上升,引發膨脹、冒煙,甚至爆炸。
常見自燃原因如下:
電池品質不良或使用回收電芯
有些不良業者為了壓低成本,使用二手筆電拆下的舊電池重新拼裝。這些電池早已老化,容易漏電或過熱。
缺乏保護電路設計
合格的行動電源都會內建保護晶片,防止過充、過放或短路。若產品沒有這些安全防護,就很容易失控。
邊充電邊使用
邊玩手機邊充電會導致行動電源持續放電又同時吸收電流,讓內部溫度快速上升。
環境溫度過高
將行動電源放在車內曝曬或靠近熱源,是台灣夏天常見的危險行為。鋰電池最怕高溫,超過 60℃ 甚至可能直接起火。
二、台灣常見的安全行動電源種類
若想挑選安全的行動電源,關鍵在於「設計單純、來源可靠」。以下是台灣市面上相對安全的類型:
🔹 有 BSMI「商品檢驗標識」
這是台灣行動電源合法上市的必要條件。
BSMI標識通常印在產品或包裝上,例如「Rxxxxxx」。這表示產品通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安全測試,包括電氣穩定、絕緣、防爆測試等。
小訣竅:
購買前先看包裝上是否有「商品檢驗標識」與「廠商資訊」。沒有這兩項就代表來歷不明,建議避開。
🔹 品牌正規、有保固的產品
知名品牌至少在用料與電芯來源上有一定品質控管。而且若發生問題,也能申請維修或退換貨,比來路不明的便宜貨安全得多。
🔹 容量適中、功能單純
10,000mAh 至 20,000mAh 是最推薦的容量範圍,足夠支援一到兩天使用,又不會過熱。
功能越單純越安全,建議選擇:
- 只支援 USB 輸入輸出
- 沒有內建插頭
- 無無線充電、燈光等附加功能
這樣的行動電源雖然看起來「樸實無華」,卻是最穩定、安全的選擇。
🔹 通過國際安全認證的產品
若包裝上還印有 CE、FCC 等標誌,代表該產品在國際市場也通過相關測試,品質更有保障。
三、哪種行動電源最危險?
來路不明、無品牌的低價款
在網路或夜市常見「超大容量、超便宜」的行動電源,看似划算,其實危險性極高。
這些產品通常:
- 沒有通過BSMI商品檢驗標識;
- 標示容量與實際不符(例如號稱 30,000mAh,實際不到 10,000mAh);
- 缺乏保護晶片與溫控設計。
⚠️ 小心陷阱價!
真正高容量行動電源需要使用高品質電芯與穩定模組,因此成本不低。若售價明顯過低,幾乎可以確定是「偷料品」。
改裝、二手、DIY行動電源
市面上有些人會將舊筆電電池、廢棄鋰電池自行改造成行動電源。這類產品沒有經過專業測試與安全防護,屬於高風險品。
不要貪便宜、也不要自己動手改。行動電源內部的電壓管理極為精細,一點誤差就可能導致失火。
行動電源附插頭、多合一功能過多者
近年流行「內建插頭」「附充電線」「支援無線充電」的多功能行動電源,看似方便,其實潛藏風險。
這類產品內部結構複雜,散熱空間不足、線路擁擠,一旦溫度控制不良,就容易過熱甚至自燃。
特別是那些可以「直接插在牆上充電」的行動電源,若內部隔離不夠,電源模組一旦老化或短路,可能造成電弧放電或起火。
👉 提醒你:功能越多,不一定越安全。
多功能行動電源雖然方便,但如果不是知名品牌、有完整安全模組設計,就可能反而增加風險。
超大容量款(超過27,000mAh)
這類行動電源容量超過航空規定的 100Wh,不僅不適合攜帶上飛機,也因為體積大、散熱差而增加危險。

四、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八大安全選購與使用撇步
根據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台南分局 建議,民眾在挑選與使用行動電源時,應遵守以下八大守則:
認明 BSMI 驗證標識
檢查行動電源外殼是否有「商品檢驗標誌」與「R 開頭字號」,並確認廠商名稱、型號、額定容量、製造日期等標示清楚。
拒買來路不明產品
無保固、標示不清、售價過低的大容量行動電源,極可能是假貨或拼裝品。
若產品具備「過充、過熱、短路保護」功能,安全性會更高。
使用前詳閱說明書
勿依照「常識」操作。不同品牌的行動電源設計不同,應依說明書操作。
搭飛機時務必隨身攜帶
行動電源屬鋰電池產品,禁止托運,應隨身攜帶登機。
避免過充或過放
不要整晚插著不拔,也不要用到完全沒電才充。適度維持 30%~80% 電量最理想。
存放環境要正確
行動電源應存放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或靠近金屬與易燃物,以免穿刺或短路。
出現異常立即停用
若發現發燙、膨脹、冒煙、異味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送回原廠檢修,切勿自行拆解。
廢棄品正確回收
行動電源屬「應回收廢棄物」。回收前應將電量用盡,切勿拆開或破壞,以降低爆熱風險。
這些撇步看似基本,卻是最實用的安全指南,能有效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
五、Q&A懶人包
Q1:行動電源鼓起來還能用嗎?
A:不能!鼓包代表內部氣體累積,是電池化學反應異常的警訊。繼續使用可能導致爆炸,應立即停用並送回原廠或交回收點。
Q2:行動電源晚上充電可以嗎?
A:不建議。行動電源在充電過程中會產生熱量,若長時間無人監控可能導致過熱甚至起火。最好在白天有在場時充電。
Q3:內建插頭或可插牆充的行動電源方便嗎?
A:方便是方便,但風險也高。這類產品內部設計複雜、散熱空間有限,若品質不佳容易過熱。建議選擇有品牌的款式,或分開使用充電器會更安全。
Q4:飛機上可以帶幾顆行動電源?
A:依民航局規定,每顆不可超過100Wh(約27,000mAh),且需隨身攜帶、不得托運。超過容量須經航空公司同意才可登機。
Q5:行動電源多久該換?
A:一般使用約2~3年後,若出現明顯續航下降或充電異常,建議更換新產品。老化電池風險高,不值得冒險。
Q6:怎麼分辨正牌與假貨?
A:正牌產品包裝完整,有BSMI標誌與明確標示;假貨多半包裝模糊、字體錯誤、價格異常低。建議到品牌官網或授權通路購買。

結語|安全,永遠比方便更重要
行動電源的確讓生活更便利,但它的本質仍是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若選錯產品或使用不當,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台灣近年來自燃事故頻傳,其實多數原因都來自 貪便宜、沒注意驗證、或購買多功能複雜設計的行動電源。
而要真正保障安全,其實很簡單:
- 選擇有 BSMI 驗證的品牌產品。
- 拒絕不明來歷、價格異常低的行動電源。
- 遵守官方建議的八大安全守則。
真正的好行動電源,不是功能最多的,而是最穩定、安全、讓人用得安心的那一顆。
⚡ 挑對、用對、放對位置,行動電源才會成為生活好夥伴,而不是潛在火源!
閱讀相關文章:回收才是王道!行動電源舊了別丟|超商幫你變成現金
閱讀相關文章:行動電源突然充不進電? | 5 個你可能忽略的小細節
延伸閱讀
Why Do Power Banks Catch Fire?
The “heart” of a power bank is its lithium battery.
These batteries have a high energy density, meaning they can store a large amount of power in a compact size. However, lithium batteries are very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current. Once a defect or poor design occurs, it can lead to a phenomenon called thermal runaway—a rapid increase in internal temperature that causes the battery to swell, emit smoke, or even explode.
Common Causes of Fire or Explosion
1. Poor battery quality or use of recycled cells
Some unscrupulous manufacturers reduce costs by reusing old laptop batteries or reclaimed cells. These batteries are already degraded, making them prone to leakage or overheating.
2. Lack of protection circuit design
Certified power banks include protection chips to prevent overcharging, over-discharging, and short circuits.
Without these safety mechanisms, a power bank can easily lose control and overheat.
3. Using the power bank while charging
Playing on your phone while the power bank is charging causes it to discharge and charge simultaneously, which rapidly raises its internal temperature.
4.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s
Leaving a power bank in a hot car or near heat sources is a common danger, especially in Taiwan’s summers.
Lithium batteries are extremely heat-sensitive—exposure to temperatures above 60°C can cause them to ignite or explode.


